“中国轴承之乡”,山东聊城这座小城打响了名头

2023-05-03 16:23:41  [  来源:招商银行  ]  作者:华轴网

图片1.png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需要使用轴承,包括手表、汽车、家用电器和悠悠球等。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最大的轴承生产基地之一实际上位于山东聊城临清市的一个名叫烟店镇的小镇中。

临清市的转型之路

图片2.png

许多人都听说过“南有苏杭”,但你听说过“北有临张”吗?其中的“临”指的就是临清市。由于靠近京杭大运河,临清市的商业迅速发展,成为明清八大钞关之首,每年上税800万两白银,占全国税收1/4。当时最著名的产业是临清官窑烧制的“贡砖”。

据说在明清两代,临清是皇家“岁征城砖百万”的贡砖产地,北京故宫、天坛、各城门楼、钟鼓楼等处都有临清贡砖的足迹,这些砖至今不碱不蚀。民间有谣曰:“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相隔八百里,漕运六百年,紫禁城上有临清。”

 

然而,这种辉煌只是昔日的事。临清市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转型之路。上世纪80年代开始,轴承产业集群在临清市烟店镇崛起。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轴承产业已经成为临清市的重要经济支柱。轴承年销售额达300亿元,临清轴承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是中国轴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店镇因此而闻名于世,获得了“中国轴承之乡”和“中国轴承贸易之都”的荣誉称号。

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并不顺畅。


临清市轴承产业发展史

图片3.png

1958年,临清市建立了第一家轴承厂,这标志着轴承产业在临清开始起步。 但是当时规模较小,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轴承产业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这个时期正值改革开放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烟店镇和周边乡镇涉足轴承行业,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十几人,再到百余人,逐渐在临清城区形成了小规模的轴承交易市场。 然而,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自律,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也让轴承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直到1984年,轴承市场从临清城区迁至烟店镇,经过多次升级改造,有序的轴承生产销售流程和健康的市场环境才逐渐形成。

图片4.png

尽管轴承产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已经走上正轨,规模也大了起来,但“群而不聚、多而不精”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难以应对国外大品牌和国内轴承企业高端产品的冲击。

因此,烟店镇确定了一条路——建立集高端轴承智能制造、轴承产业链条延伸、高新科技研发、集约化治污于一体的轴承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区。在技术改造的推动下,轴承生产已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以前靠“低成本取胜”,现在依靠“创新成功”。

2012年,李瑞建接手父亲的事业时,他只有10台设备和8名工人。他心想:“我不能走老路,必须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将之前陈旧的手工设备全部更新换代为数字化设备,设备数量增至30台,产品型号从8个增加到50个,员工人数也大幅增加。现在,他感慨:“如果没有突破,这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只会停留在梦中,更不敢想我们的轴承能出口到7个国家。”

像李瑞建这样的创新者并不是个例,当地许多轴承企业联合创办了临清市轴承商会,旨在传承轴承文化,打造百年轴承品牌。

这个商会最大的特点是定期参观领先企业。参观期间,他们可以看到领先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过程,最新的设备和生产线。这种示范效应激励其他企业不断创新。李瑞建表示:“除了产品技术创新,管理和产业的各个方面也在创新。”

在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下,烟店镇的轴承产业越来越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当地生产的薄壁特种轴承等产品已经能完全替代进口,形成了从轴承钢、轴承钢管、锻造、车、磨、热处理、套圈、保持器、滚动体到组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以烟店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几十个乡镇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庞大轴承产业集群。

烟店镇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轴承贸易之都”。如果你去那里旅游,你会看到到处都是轴承店面,高楼大厦林立,车流不息,夜幕降临时霓虹闪烁,远望宛如一座繁华的县城,让人重新审视这个乡镇的印象。轴承产业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产品支持,让烟店这个小乡镇成为全国闻名的地方,也让曾经辉煌却日渐没落的临清市再次焕发生机。


返回
顶部